【天涯共此时的全诗意思】一、
“天涯共此时”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一诗,原句为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在中秋佳节或月圆之夜,无论身处何地,人们都会仰望同一轮明月,寄托情感与牵挂。
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,更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团圆的渴望。通过“天涯共此时”这一意象,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类情感联系起来,使诗句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感染力。
以下是对该诗句的详细解析及全诗内容的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诗句出处 | 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 |
| 原文 |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 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 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 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 |
| 诗句含义 | “天涯共此时”意指虽然身处天南海北,但都在同一时刻仰望同一个月亮,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。 |
| 作者背景 | 张九龄(678—740),唐代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以诗风清丽、情感真挚著称。 |
| 诗歌主题 | 思念、孤独、月夜情怀、人情牵绊 |
| 诗意延伸 | 月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,常象征团圆、思念、永恒。此句也常被用于节日祝福中,表达对远方亲友的美好祝愿。 |
| 文化意义 | 成为表达“虽远犹近”的经典语句,广泛应用于诗词、文学、影视作品中。 |
三、结语
“天涯共此时”不仅是张九龄笔下的优美诗句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、友情与思念的深刻表达。它提醒我们,在浩瀚宇宙中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永恒不变的。无论距离多远,只要心中有爱,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陪伴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诗句或诗词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