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室颤是什么意思】“室颤”是医学术语,全称为“心室颤动”,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。它指的是心脏的下部腔室(即心室)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,导致心室无法正常收缩和泵血,从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,可能危及生命。
一、
室颤是一种突发性、致命性的异常心律,通常发生在心脏病患者身上,尤其是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等情况下。在室颤发生时,心脏无法有效泵血,患者会迅速失去意识,并可能出现抽搐、呼吸停止等症状。若不及时抢救,可能会导致死亡。
抢救室颤的关键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进行电击除颤。早期识别和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。
二、表格:室颤相关知识点汇总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称 | 心室颤动 |
| 英文名称 |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|
| 发生部位 | 心室 |
| 心律特点 | 快速、无序、无效的电活动 |
| 心脏功能 | 无法有效泵血 |
| 常见原因 | 心肌梗死、电解质紊乱、心力衰竭、心脏手术后等 |
| 症状表现 | 意识丧失、抽搐、呼吸停止、脉搏消失 |
| 抢救方法 | 立即进行CPR + 使用AED进行除颤 |
| 生存率 | 取决于抢救时间,每延迟1分钟,生存率下降7%-10% |
| 预防措施 | 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、定期体检、避免过度劳累等 |
三、注意事项
室颤虽然危险,但通过及时的急救措施,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。公众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,如CPR操作和AED使用,以备不时之需。同时,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应遵医嘱,定期检查,降低室颤发生的风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