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师传身授的意思】“师传身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老师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,还以自身的行为和实践来引导学生。这个成语强调了教育中“言传”与“身教”相结合的重要性。
在古代,教育不仅依赖于书本和讲解,更注重老师的示范作用。教师的言行举止、道德修养、专业技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。“师传身授”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。
一、含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师传身授 |
| 拼音 | shī chuán shēn shòu |
| 含义 | 老师不仅用语言传授知识,还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教导,强调“言传”与“身教”的结合。 |
| 出处 | 现代常用,源自传统教育理念,无明确出处 |
| 用法 | 多用于描述教学方式或教师的教育风格 |
| 近义词 | 言传身教、身教重于言教 |
| 反义词 | 言行不一、只说不做 |
二、深入解析
“师传身授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代表了一种教育哲学。在传统教育中,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引导者。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。
例如,在书法、武术、戏曲等技艺的学习中,“师传身授”尤为常见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讲解技巧,还要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姿态,甚至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领悟其中的精髓。
此外,在现代教育中,这一理念依然适用。优秀的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,还能够以身作则,成为学生的榜样。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、自律性和道德意识。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| 场景 | 应用示例 |
| 教育领域 |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讲解知识点,还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诚信、勤奋等品质。 |
| 家庭教育 |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,如守时、礼貌待人,影响孩子的成长。 |
| 职业培训 | 技术师傅在指导徒弟时,不仅讲理论,还亲自示范操作流程。 |
| 文化传承 | 传统技艺的传承中,师傅通过亲身指导让徒弟掌握技艺精髓。 |
四、总结
“师传身授”是一种强调“言传”与“身教”并重的教育方式。它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,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—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人格的塑造与文化的延续。在当今社会,这种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