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奔逸绝尘出处于哪里】“奔逸绝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形容人或事物行动迅速、超群出众,几乎无人能及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、能力或成就突出,具有强烈的褒义色彩。
一、成语出处
“奔逸绝尘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也,若风之过耳;其行也,若马之奔逸,绝尘而去。”这里的“奔逸”意为快速奔跑,“绝尘”则是指尘土被远远甩在身后,形容速度极快,无与伦比。
后来,“奔逸绝尘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,用来形容人的行为、表现或成就非常出色,超越常人,令人难以企及。
二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奔逸 | 快速奔跑,形容速度快 |
绝尘 | 尘土被远远抛在后面,比喻领先很多 |
奔逸绝尘 | 形容速度极快,无人能及,多用于夸赞人物的卓越表现 |
三、使用场景
“奔逸绝尘”多用于文学作品、演讲、评论等场合,常用于形容:
- 某人的才华横溢,表现非凡;
- 某项技术或成果发展迅速,超出预期;
- 某人做事果断高效,效率极高。
例如:“他在比赛中奔逸绝尘,最终夺得冠军。”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奔逸绝尘”的关系 |
风驰电掣 | 形容速度极快 | 近义词,强调速度之快 |
超群绝伦 | 超越众人,无人能比 | 近义词,强调能力出众 |
一骑绝尘 | 形容遥遥领先 | 近义词,侧重于领先状态 |
五、总结
“奔逸绝尘”源自《后汉书》,原意是形容马匹奔跑迅速,尘土都被甩在身后。现多用于形容人的能力、表现或成就极为突出,远超他人。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褒义色彩,适用于多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。
通过了解其出处、含义及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