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凯悌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凯悌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。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,但总体上多与“和善”、“宽厚”等正面的品德有关。以下是对“凯悌”一词的详细解释和总结。
一、凯悌的基本含义
“凯悌”通常由两个字组成:
- 凯:本义为“胜利”,引申为“和乐、喜悦”;
- 悌:原意为“敬爱兄长”,后引申为“和睦、友爱”。
合起来,“凯悌”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温和、待人宽厚、处事仁慈,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。
二、凯悌的出处与用法
出处 | 内容 | 解释 |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 | “仲山甫之德,柔嘉维则;令仪令色,小心翼翼。古训是式,威仪是力。天子是若,明命百度。……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。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天监厥德,俾尔弥尔,而无丧厥心。……” | 虽未直接出现“凯悌”,但其中“柔嘉”“令仪”等词与“凯悌”相近,表达温和善良之意。 |
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 | “夫贤者,天下之宝也,人主之珍也。……其为人也,恺悌君子。” | 此处“恺悌”即“凯悌”,形容人温良恭俭,仁爱宽厚。 |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“君能以仁义化下,则民皆怀惠,而不敢犯上。……是以圣人之治,贵乎恺悌。” | 表达统治者应以仁德治理百姓,体现“凯悌”的政治意义。 |
三、凯悌的现代理解
在现代汉语中,“凯悌”已不常用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或古典诗词中仍可见其身影。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质,如:
- 温和友善
- 宽厚仁慈
- 和谐相处
- 有礼有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凯悌 |
拼音 | kǎi tì |
含义 | 温和善良、宽厚仁慈、待人和睦 |
出处 | 《诗经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等古代文献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政治理念 |
现代意义 | 较少使用,常见于古典文学或学术语境 |
近义词 | 恺悌、仁厚、温良、和善 |
反义词 | 刻薄、严苛、暴戾、冷酷 |
五、结语
“凯悌”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,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它不仅是一种品德的体现,更是一种社会和谐的象征。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,但在了解传统文化、阅读古籍时,理解“凯悌”的含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