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律宗词语意思】律宗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,主要研究和实践佛教戒律。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严守戒律来达到修行的目的,强调“戒为无上菩提本”。在律宗的教义中,有许多专业术语和词汇,这些词语不仅承载着佛教戒律的核心理念,也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特点。
以下是对“律宗词语意思”的总结与解释,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词语名称 | 含义解释 |
律宗 | 佛教宗派之一,以研究和实践戒律为核心,强调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中的“戒”为根本。 |
戒律 | 佛教僧侣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,包括五戒、十戒、具足戒等,用以约束身、口、意三业。 |
五戒 |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,包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 |
十戒 | 比丘(出家男众)受持的十种基本戒律,内容比五戒更严格。 |
具足戒 | 比丘或比丘尼所受的完整戒律,共有250条左右,是出家人的根本戒法。 |
沙弥戒 | 未正式出家的男性僧人所受的戒律,内容较具足戒简单,为将来受具足戒做准备。 |
沙弥尼戒 | 类似于沙弥戒,是女性出家人的初步戒律。 |
僧团 | 由比丘或比丘尼组成的修行团体,是佛教传播和修行的重要组织形式。 |
集会 | 律宗僧侣定期集会讨论戒律、忏悔过失、共同修行的一种制度。 |
转轮圣王 | 在佛教中象征佛法弘扬者,有时也用于比喻持戒严谨的高僧。 |
忏悔 | 犯戒后向僧团或佛菩萨反省过错并请求宽恕的行为,是恢复清净的重要方式。 |
戒体 | 持戒时内心产生的清净力量,是戒律的内在体现。 |
戒相 | 戒律的表现形式,即外在行为符合戒律规范的状态。 |
戒行 | 持戒的行为表现,是修行的基础。 |
戒香 | 比喻持戒清净的德行,如香气般令人敬仰。 |
以上词语是律宗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,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深入学习和实践佛教戒律。律宗不仅是佛教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在历史上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。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戒律,信徒可以净化身心,迈向更高的修行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