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《悯农二》春种一粒粟意思

2025-07-30 19:46:50

问题描述:

《悯农二》春种一粒粟意思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30 19:46:50

《悯农二》春种一粒粟意思】《悯农二》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《悯农》诗中的第二首,全诗为:

>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
> 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
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,深刻揭示了农民在辛勤耕作背后的艰辛与不公,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。

一、诗歌

这首诗分为两部分:

- 第一句:“春种一粒粟”,描述了春天播种的情景,一粒种子象征着希望与努力。

- 第二句:“秋收万颗子”,描绘了秋天丰收的景象,丰收的果实数量庞大。

- 第三句:“四海无闲田”,说明全国范围内没有闲置的土地,农民都在辛勤耕作。

- 第四句:“农夫犹饿死”,点明主题,即使丰收,农民仍然可能因种种原因而饿死,反映出社会的不公。

整首诗以对比手法,突出农民的辛劳与命运的悲惨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

二、重点词语解释

词语 含义 作用
春种 春天播种 表示一年的开始和希望
一粒粟 一粒谷子 象征微小的起点
秋收 秋天收获 表示辛勤劳动后的成果
万颗子 成千上万的谷子 形容丰收的丰硕
四海 全国各地 表示范围广,强调普遍性
无闲田 没有空闲的土地 表明农民忙碌,无暇休息
农夫 农民 主体人物,体现诗人关注的对象
犹饿死 还是饿死 强调悲剧结局,引发反思

三、诗歌主旨分析

《悯农二》通过描绘农民从春种到秋收的过程,展现了他们勤劳的一面,同时又以“农夫犹饿死”结尾,突出了农民在丰收后仍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。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,更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批评。

诗人用简练的语言,传达出深刻的哲理:劳动虽光荣,但若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,劳动成果也难以真正惠及劳动者。

四、结语

《悯农二》是一首极具现实意义的古诗,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,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思考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含义,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