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啊】“异口同声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多人同时说出相同的话。虽然字面看起来有些矛盾(“异口”和“同声”),但其实这个成语的含义非常明确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一下“异口同声”的意思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一、词语解释
“异口同声”字面意思是“不同的嘴巴,发出同样的声音”。它形容的是多个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、同一地点,同时说出同样的话语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一致性”和“同步性”,通常用来形容大家意见一致、行动统一,或者在某种场合下大家不约而同地表达相同的看法。
常见用法:
- 在会议中,众人异口同声表示支持某个提案。
- 在课堂上,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老师的问题。
- 在辩论中,双方异口同声说出同一句话,显得出人意料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异口同声”最早出自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时有异口同声,皆曰‘此真天子也’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当时有人异口同声地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天子。”这说明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同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 说明 |
近义词 | 众口一词 | 多人说法一致 |
一言不发 | 与“异口同声”相反,表示沉默 | |
反义词 | 各执一词 | 每个人说法不同 |
七嘴八舌 | 说话的人多且意见不一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会议或讨论 | “对于这个方案,大家异口同声表示赞同。” |
学生课堂 | “老师问问题,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。” |
舆论或社会现象 | “面对突发事件,媒体异口同声发声。” |
五、总结
“异口同声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多人同时说出相同的话。它不仅表达了语言的一致性,也体现出一种集体意识或共识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团队合作、舆论统一等现象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异口同声 |
字面意思 | 不同的嘴巴,发出同样的声音 |
实际含义 | 多人同时说出相同的话,表示一致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 |
近义词 | 众口一词、异口同音 |
反义词 | 各执一词、七嘴八舌 |
使用场景 | 会议、课堂、舆论、团队合作等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“异口同声”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。在实际交流中,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,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、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