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叹为观止什么意思】“叹为观止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精美、奇妙或令人惊叹的程度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在文学作品、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。下面将从含义、来源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含义总结
“叹为观止”原意是“感叹到了极点”,后来引申为对某人或某事的高超技艺、杰出表现或非凡成就表示由衷的赞美和钦佩。它强调的是“令人赞叹到极致”的感受。
- 核心意思:对某事或某人的表现感到极度佩服。
- 感情色彩:褒义词,表达赞美和敬佩。
- 适用对象:可以是人、事、物、艺术、技术等。
二、出处与演变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见舞《大武》,曰:‘美哉!周之盛也夫!’……又见舞《韶濩》曰:‘圣人之弘也,而犹有惭德,圣人之难也!’……见舞《大夏》曰:‘美哉!勤而不怨矣。’……见舞《大濩》曰:‘美哉!周之盛也夫!’……见舞《无射》曰:‘美哉!其音清且远,君子之风也!’……于是,孔子闻之,曰:‘吾以是知周礼之盛也。’” |
| 演变 | 后世逐渐演变为“叹为观止”,用来形容对事物的极致赞美。 |
三、用法与例句
| 用法 | 示例 |
| 用于赞美人物 | 他那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。 |
| 用于赞美作品 | 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。 |
| 用于赞美自然景观 | 那座山峰的壮丽景色让人叹为观止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赞叹不已、拍案叫绝、令人叫绝、心服口服 |
| 反义词 | 不足为奇、平淡无奇、索然无味、毫无新意 |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场合: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,不宜用于口语中过于随意的语境。
2. 搭配对象:通常搭配“令人”、“让人”等结构,如“令人叹为观止”。
3. 避免滥用:不要随意用于不恰当的对象,否则会显得夸张或不真实。
六、总结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叹为观止 |
| 含义 | 对某事或某人的表现感到极度佩服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 |
| 适用对象 | 人、事、物、艺术、技术等 |
| 近义词 | 赞叹不已、拍案叫绝、令人叫绝 |
| 反义词 | 不足为奇、平淡无奇、索然无味 |
| 使用注意 | 正式场合,搭配“令人”等结构,避免滥用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叹为观止”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卓越和美好的真诚表达。在日常交流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