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求田问舍出处于哪里】“求田问舍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只关心个人利益,追求私利,缺乏远大志向。那么,“求田问舍”出自何处?它的出处是什么?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成语解释
“求田问舍”原意是寻找田地和房屋,比喻人只顾个人利益,不关心国家大事或他人福祉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目光短浅、只图安逸的人。
二、出处考证
“求田问舍”最早见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(陈登)性有大志,而未得其时,每自比管仲、乐毅,谓己当匡世济民,非徒求田问舍者也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陈登有远大的抱负,不愿只满足于购置田地和房屋,而是希望辅佐明主、安定天下。后来,“求田问舍”便被引申为只顾私利、没有大志的象征。
三、相关背景
陈登是东汉末年的人物,曾协助曹操平定吕布,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将领。他在与刘备交谈时,表达了自己不愿只追求个人利益,而是希望能施展才华、建功立业。因此,“求田问舍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。
四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求田问舍 |
含义 | 比喻只顾个人利益,缺乏远大志向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 |
原文 | “(陈登)性有大志,而未得其时,每自比管仲、乐毅,谓己当匡世济民,非徒求田问舍者也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目光短浅、只谋私利的人 |
背景 | 陈登有远大志向,不愿只求田地房屋 |
引申意义 | 反映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求田问舍”虽源于古代典籍,但其含义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要有远见和责任感,不应只关注眼前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