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耻下问造句怎么造】“不耻下问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意思是不以向地位、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、尊重他人、虚心求教的态度。在日常写作或表达中,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采。
下面将从“不耻下问”的含义、用法及造句示例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成语的运用方法。
一、
“不耻下问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,原意是孔子认为子贡不如颜渊,但子贡并不以此为耻,反而更加努力学习。后人引申为一种谦逊好学的精神,强调即使面对比自己资历浅或地位低的人,也应虚心请教,不觉得丢脸。
在实际应用中,“不耻下问”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,尤其在学术、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,愿意向他人请教,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一般用于正面评价,不能用于贬义或讽刺的语境中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不耻下问 |
出处 | 《论语·公冶长》 |
含义 | 不以向地位、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;形容谦虚好学、虚心请教的态度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示对他人知识或经验的尊重。 |
搭配结构 | 常与“请教”、“学习”、“求教”等动词搭配使用。 |
使用场景 | 学术交流、职场沟通、个人修养等场合。 |
正确例句 | 他虽已颇有成就,仍不耻下问,常常向年轻同事请教新技术。 |
错误例句 | 他因为不懂就问,显得很不耻下问,让人觉得他很没自信。 |
注意事项 | 不宜用于贬义语境,避免误解为“自轻自贱”。 |
三、造句示例(拓展)
1. 在工作中,我们应该保持不耻下问的态度,才能不断进步。
2. 老师鼓励学生不耻下问,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。
3. 他虽然年纪大,但从不以向年轻人请教为耻,体现出真正的学者风范。
4. 这位工程师在技术难题面前,总是不耻下问,最终解决了问题。
5.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,往往懂得不耻下问,而不是盲目自大。
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,可以看出“不耻下问”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态度。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恰当使用这个成语,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也能体现说话者的修养与风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