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触类旁通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02 12:39:32

问题描述:

触类旁通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失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2 12:39:32

触类旁通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触类旁通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学习或思考时能够通过掌握某一类知识,进而推及其他相关知识,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智慧的灵活运用,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思维拓展的重视。

一、含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触类旁通
拼音 chù lèi páng tōng
基本意思 掌握了某一类事物的规律后,可以推知其他类似事物的道理。
引申意义 表示人的思维灵活,善于举一反三,具有较强的推理和联想能力。
使用场景 多用于学习、教学、研究等领域,强调理解与应用的结合。

二、来源解析

“触类旁通”最早见于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善,则千里之外应之,况其迩者乎?居其室,出其言不善,则千里之外违之,况其迩者乎?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子曰:‘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’”

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“触类旁通”,但其思想内涵与此成语高度契合。后来在《礼记·学记》中提到:“君子之教,喻也;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道而弗牵则和,强而弗抑则易,开而弗达则思。”这说明教育应启发学生思考,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,这也正是“触类旁通”的核心理念。

此外,在古代的教育实践中,“触类旁通”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方法中,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,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与联系,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。

三、现代应用与启示

在当今社会,“触类旁通”不仅是学习的重要方法,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。无论是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还是日常生活中,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,并找到解决办法。

例如,在编程学习中,掌握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后,可以更快地学习其他编程语言;在语言学习中,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后,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其他相似语言的结构。

四、结语

“触类旁通”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,更是一种思维方式。它鼓励人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、联想与迁移,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。这一成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对现代教育和思维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