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曾子烹彘翻译及注释】《曾子烹彘》是一则出自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的寓言故事,讲述了曾子为了兑现对孩子的承诺,不惜杀猪来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的道理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儒家重视诚信、言行一致的教育理念。
一、
故事讲述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,孩子哭闹着要跟去。妻子为了安抚孩子,随口说:“你留在家里,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吃。”孩子听后便不再哭闹。等到妻子回来,曾子却真的准备杀猪。妻子劝阻他说:“我只是哄孩子玩的,你怎么当真了?”曾子回答:“小孩子是不能欺骗的,他们没有辨别能力,会模仿大人。如果今天欺骗他,就是教他以后也学会欺骗别人。”于是,曾子真的杀了猪,给孩子吃了。
这个故事强调了“言而有信”的重要性,也说明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以身作则,言行一致。
二、翻译与注释表
原文 | 翻译 | 注释 |
曾子之妻适市 | 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 | “适”意为“到……去”,“市”指集市 |
其子随之而泣 | 她的孩子跟着她哭 | “随之”即“跟随她”,“泣”是“哭泣” |
其母曰:“女还,顾反为汝杀彘。” | 她的母亲说:“你回去吧,等我回来给你杀猪。” | “女”通“汝”,你;“顾反”即“回头”或“回来”;“彘”是猪 |
子曰:“诺。” | 孩子说:“好。” | “诺”表示答应 |
夫既已誓矣 | 曾子已经发过誓了 | “夫”是发语词,无实义;“誓”即“发誓” |
不可违也 | 不能违背 | “违”是“违背” |
于是杀彘而食之 | 于是就杀了猪给他吃 | “食”在这里是“吃”的意思 |
夫欺人者,不亦难乎? | 欺骗别人的人,不是很难吗? | “不亦……乎”是反问句式,表示“难道不……吗” |
三、启示与意义
1. 诚信为本:曾子的行为表明,即使是对孩子,也不能失信。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。
2. 以身作则: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,因此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。
3. 教育之道: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品德和习惯。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人的智慧,也从中得到了深刻的现实启发:无论是在家庭、学校还是社会中,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