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破十法的讲解方法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“破十法”是帮助学生理解“20以内退位减法”的一种重要方法。它通过将被减数拆分为10和另一个数,从而简化减法运算过程。掌握好“破十法”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。
一、破十法的基本概念
“破十法”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,将被减数分解成“10”和一个“个位数”,然后用“10”减去减数,再把结果加上剩下的那个数。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被减数大于减数但小于20的情况。
例如:
13 - 5 = ?
步骤如下:
1. 把13拆成10 + 3
2. 用10 - 5 = 5
3. 再加3 → 5 + 3 = 8
二、破十法的讲解步骤
步骤 | 操作说明 | 目的 |
1 | 将被减数拆成“10 + 一个数” | 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字结构 |
2 | 先用10减去减数 | 简化减法运算,降低计算难度 |
3 | 将结果与剩下的数相加 | 得出最终答案 |
三、破十法的应用实例
题目 | 计算过程 | 结果 |
14 - 6 | 10 + 4 → 10 - 6 = 4 → 4 + 4 = 8 | 8 |
17 - 9 | 10 + 7 → 10 - 9 = 1 → 1 + 7 = 8 | 8 |
12 - 5 | 10 + 2 → 10 - 5 = 5 → 5 + 2 = 7 | 7 |
15 - 8 | 10 + 5 → 10 - 8 = 2 → 2 + 5 = 7 | 7 |
四、教学建议
1. 结合实物操作:使用小棒、计数器等教具,让学生动手拆分数字,增强直观感受。
2. 逐步引导:从简单题入手,逐步增加难度,避免学生因复杂题目而失去信心。
3. 多角度练习:通过口算、书面练习、游戏等方式反复巩固,提高熟练度。
4. 鼓励表达: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“破十法”的思路,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。
五、总结
“破十法”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减法策略,尤其适合初学减法的小学生。通过将数字拆解为“10 + 个位数”,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逻辑过程,提高计算准确率与速度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、示范与实践,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方法,并灵活运用到日常计算中。